网站首页 > 县市信息

郎溪县:“山这边 山那边”贫困村脱贫路上的“兵支部”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2-05-11 17:31
[字体:  ]

1995年7月28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山这边,山那边……》,讲述了安徽江苏两个相邻的小山村——洑家村、下吴村,同饮一河水、同砍一山柴,生活条件却迥然不同,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洑家村大大快于下吴村。报道文章引发了整个安徽省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兵支部”带领下吴村从解放思想中破茧而出,他们退役不褪色,卸甲不卸志,在部队他们保家卫国,到家乡他们为民造福;不改本色,扎根基层,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用优秀的军人品质和作风书写精彩人生。

敢担当,甘为农村发展的举旗人

陈福元2011年从部队转业就在市机关事务局工作,连年获得市级、省级等各种先进表彰,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综合能力,2021年6月作为省第八批选派干部到下吴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党总支第一书记。

蒋福金是下吴村现任党总支书记,1997年退伍,服役期间先后获得多次嘉奖、优秀士兵、三等功。1999年参加村集体工作,先后担任会计、民兵营长、村委会副主任、主任、村党总支书记。

现任村党总支副书记的吴定强,2004年退伍,服役期间先后数次获得嘉奖、优秀士兵、优秀班长。2014年参加村集体工作,先后担任村党总支支委委员、副书记、会计、村委会主任。

胡新建2015年退伍,扎根新疆艰苦地区一干就是五年,2018年参加村集体工作,一上任就担重任,担任基层民兵专干、会计、村党总支支委委员。不同的角色变化,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的任务挑战,这个“兵支部”,都毫不退缩,甘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还是那个记者,再访苏皖山两边,记者用了“出乎预料”描述了这次采访。山这边的下吴村的变化翻天覆地,美好的生活成就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思想从束缚中破茧而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一个个品牌相继问世,一种种新品走向市场。山这边成了下吴村的别称,成了一个缩影、一个全景,它展示了安徽一个贫困小山村的发展潜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家致富方能安民心、惠民生、解民忧。1996年开始,这个“兵支部”逐渐组成,他们用坚定信念为军旅添光彩,勇于吃亏奉献,积极带领群众艰苦创业,集体经济不断积累,产业项目资金全面整合,315品牌示范村建设走上舞台,村集体收入连年有突破,村整体面貌再上台阶。他们深受群众拥护,成为下吴村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

讲奉献,勇为美丽乡村的带头人

“在我们凌笪镇,下吴兵支部就是一支特别能打硬仗的中坚力量,他们始终做到与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长期奋战基层一线,许多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叫他们干成了。”凌笪镇党委委员刘鹏赞道。

下吴村“兵支部”勇当建设美丽乡村的领路人。他们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心声,怀着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满腔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诚心与村民相处,发扬老黄牛精神,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好评。“工作上拼起来不要命”“工作狂”是下吴村老百姓对村委会这个兵支部的昵称。有老母亲病危不能在床边尽孝,过世时只是匆匆办完丧事就赶回来上班;有不顾大风雪来回奔波,车子滑到路边沟里;有身体抱恙不管不顾,仍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有家中受灾,本人却在抗洪第一线为别人忙碌的;还有妻子临产,没有时间顾上还在调解村民纠纷的。这一幕幕,仿佛就在昨日,每一个村民道来都如数家珍。

下吴村“兵支部”有着共同的目标:把1995年《人民日报》中出名的山这边的下吴村打造成一个不一样的山这边。他们聚焦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组织进行了“山两边·大家谈”讲坛,从理论宣讲到改变思想,下吴村经过了多少轮的再发动,经历了多少番的大讨论,思想上的破冰带来了经济发展上的突围。从党员发动、干部带动到全员参与,这个小山村喜迎新面貌。

下吴村“兵支部”用特别能打硬仗精神带领着大家建设美丽乡村。下吴村的集体经济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达到100万元以上,村民个人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达到20000元以上,路通畅了,人富裕了,村变美了,一条蝶变之路在这个小山村轰然而起。
善作为,愿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再隔二十年,时间到了2018年,人民日报社《三访苏皖山两边》,记者看到了一副呼之欲出的苏皖合作示范区的新格局。山两边从比学赶帮到携手共进,用实践诠释了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吴头楚尾第一山——伍员山的界限棱角已不再是那么泾渭分明。从教育、医保、就业到生态共治,再到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下吴村的不断发展有了再次向前的潜力,苏皖合作发展迎来新契机。

下吴村“兵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领下吴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勇毅前行。他们以集体资产入股、村委会绝对控股的模式,成立安徽下吴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通过公司运营逐步发展集体经济。与江苏客商合作投资的昔慢、村集体经济入股的花涧民宿项目顺利运营。积极与天目湖镇对接,争取更多合作空间,实现生态共治及合作共赢。积极协调推进伍员山景项目,打造宜游宜养生态健康旅游企业,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下吴村“兵支部”实现了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2014年集体收入不足万元的小山村,通过产业发展, 2017年达到25.35万元, 2019年开始纳入315品牌示范村建设,2021年初全面完成并初具规模。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际到位突破100万元。,2021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41人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16648元。一般户纯收入人均3万元以上。下吴村游客接待中心建成,伍员山登山步道竣工,预计年接待游客量约30万人,旅游产业和茶产业收入1500万元。

下吴村“兵支部”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和行动证明,优秀退役军人群体无论在哪里,都会高高树立起鲜艳的旗帜,牢记军魂;用自己的担当托起下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