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排1:加强食品药品社会共治
完成进度:持续推进。
推进情况:
食品:1.持续推进食品安全宣教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加大食品安全全社会宣传力度。
2.组织各县市区食安办认真学习《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通知》,部署推动优化机制工作。
3.各部门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推动本部门本行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4.落实经费保障。2024年,市本级财政安排食品安全专项经费合计530万元。
5.持续开展“食安守护”攻坚行动,联合教体、卫健、应急、消防等部门,以高、中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契机,督促食品各条线加大整治规范力度。推进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开展营养与健康学校(幼儿园)创建。2024年,全市有4所学校荣获国家级营养与健康示范幼儿园称号。推进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建设。
6.加强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持续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排查整治。
7.全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落实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并对游客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及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提醒。
8.开展基层食品安全治理调研座谈。
9.制定县级风险监测点工作方案,在市电视台“直播宣城”栏目开设“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在行动”专栏,完成动漫版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政策宣传片制作,“流动诊所”上门服务企业7家,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
10.完善网络及自媒体领域“民呼我应”工作机制,加强本地论坛网民涉食品安全社情民意回应处置质效。
药品:1.1月份印发《关于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的通知》,将郎溪县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5月份,市医改领导小组出台宣城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2.3月21日,市食药安办印发《宣城市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实施方案》,明确10条措施33个重点任务,加快药品安全常态化责任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科学化监管体系、精准化防控体系、机制化应急体系和标准化发展体系等6个体系建设,并将加强药品安全“四员”队伍建设纳入其中。
3.4月10日,宣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医保局在广德市开展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宣传月暨蓝盾行动启动仪式,对两法两条例、新颁布的《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系统解读。
4.纵深推进药品安全“四员”队伍建设,出台《推进县市区药品安全“四员”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郎溪县、广德市、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建立聘用、考核、奖励、监督等工作机制,属地政府均结合实际设立“四员”工作经费,人均补助100/元/月。3月份全市启动第一轮药品经营使用县际交叉互查工作,宁国市、泾县局牵头组织开展,共检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115家,发现风险隐患点43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6份,立案查处29起。在交叉检查中,安排所在地药品安全“四员”参与其中,现场带教,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问题发现能力。
工作安排2: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完成进度:持续推进。
推进情况:1.市局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各县市区局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各选取一个项目开展质量强链。4月-5月开展调研,绘制了产业链质量图谱,形成了《宣城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质量强链调研报告》《郎溪县纺织新材料产业质量调研报告》等4篇产业质量调研报告。
2.5月与发改、科技、工信等6部门联合制定《宣城市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及《宣城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质量强链工作方案》。构建了包含经济效益、质量管理、质量基础设施、研发技术等5大项13小项质量强链指标体系。
3.6月在链主企业皖南电机挂牌设立了高端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开展了一期精益生产培训,100多人参加培训。
工作安排3:开展放心消费单位示范创建
完成进度: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优化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活动的通知》(皖电办〔2024〕14号)文件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优化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活动的通知》(宣电办〔2024〕36号)文件,市县创建项目予以撤销。
工作安排4:争取“宣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注册
完成进度:持续推进。
推进情况:7月15日,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与彭学龙教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地理标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讨论关于“宣纸”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