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市场监管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MB1915595L/202309-0002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3年第32号提案(意见建议)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14
索引号: 11341700MB1915595L/202309-0002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3年第32号提案(意见建议)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14
关于市政协2023年第32号提案(意见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9-14 10:36 来源: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知识产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政协刘富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宣城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健全审查工作机制、加强存量增量审查、开展存量清理等重点内容,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有力地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2019年职能从发改委划转以来,全市共审查各类增量文件452份,提出修改建议69份;清理各类政策措施1545件,废止修订72件,全市公平竞争审查覆盖率从2019年度的30%上升至100%,有力保障了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破除市场准入隐性门槛,积极营造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成效

(一)构建多维机制,深化全方位协同

“一盘棋”谋划。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将召集人提格为分管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23家扩充至33,通过“一提一扩”进一步提高主体责任覆盖面。“一条龙”规范。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通知》,从工作举措、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政策措施会审等制度,成立专班对全市政策措施进行动态、随机抽查。“一体化”融入。参加南京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协作联席会议,制定公平竞争审查统一标准适用体系、建立重大事项会商机制、交叉互查机制和投诉举报联动机制,协同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一张网”约束。按照“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审查范围,细化审查标准,规范审查流程,确保审查全覆盖、应审尽审。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有效衔接,未经公平竞争审查,不得提交合法性审查。明确未经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提交市政府常委会审议或市政府领导审签。截至目前,市局主要负责同志列席研究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的市政府常务会议14次。

(二)汇集多方力量,优化全链条监管

建立多头考核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专章写入宣城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列入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同时,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市政府依法行政、质量工作、营商环境评价等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进行重点督查。积极鼓励基层创新试点,推广“宣州区开展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义务监督员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的社会监督体系,实现规范性文件全过程、全时段监督审查。旌德县出台文件规定相关涉企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征求有关企业家、行业协会和商会意见,未征求意见不得提请审议。建立“双审配合机制”。联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专项督察六次,实现市直部门全覆盖。市司法局在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合法性审查时,发现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与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研究,并向制定机关出具《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督促整改。建立专家评审机制。面向省内外、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征集具有市场监管、经济法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吸纳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共14名,建立宣城市首个市级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打造“专业化”智囊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印发《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对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署落实、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制度实施成效、社会相关评价和意见建议以及其他与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宣城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成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重要参考。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市财政局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积极配合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推进多元协同,强化全覆盖宣教

把握领导干部“关键点”,强化引领力。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政策纳入市政府及成员单位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党校课程;列入市委宣传部 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重点宣传内容;参加法治政府创建培训班为全市政策制定机关进行宣讲,着重讲解和学习竞争中性原则的基本要义;开展“公平竞争政策进党校”活动,强化领导干部竞争意识。延伸审查人员“连接线”,提高执行力。组织召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研讨暨案例分析会,分析研判当前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提升审查人员水平;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实务操作指南》《典型案例汇编》,将四大标准27个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供全市各级、各部门参考。开展送课上门培训、组织专题培训8次,累计1500人次受训。组织参加2022年度长三角公平竞争审查业务技能竞赛,获第二名、个人二等奖。拓展企业群众“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召开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举办了首届公平竞争宣传周活动,全面宣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印制公平竞争审查宣传手册(第二版)、告民营企业家一封信,加强与媒体协作,宣传解读竞争政策50余条,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结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开展送法进夜市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增强公平竞争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制度实施的全面推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已经逐渐从“有没有”、“做没做”转变为“好不好”、“优不优”。一是县市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县市区办公室基础薄弱,审查工作仅仅停留在程序上留痕,或将公平竞争审查简单混淆为合法性审查,对具体政策内容未开展实质性审查。二是县市区及成员单位审查人员变动频繁,工作未能及时交接,出现断档,无固定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三是随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深入推进,审查数量显著增加,县市区审查人员的数量和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审查工作的需要。四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上热下冷”。少数地方或单位,特别是非成员单位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审查工作推进不够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以发展为导向,严格落实竞争制度规则。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与法治政府建设、与“一地六县”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与全市“2+3+4”产业链创新发展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强化要素资源配置,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进一步落实基本审查规则,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经营秩序。加强与沪苏浙等地政策协同、制度接轨,创优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的营商环境,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推动宣城高质量发展,以宣城高质量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二)以效果为导向,切实提高审查质量。积极研究政策、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类型化存疑文件,寻求替代解决方案。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掌握对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加强科技促进政策、行业监管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冲突协调,达到既促进科技研发、实现有效监管,又公平保护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双赢效果。促进我市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化监督约束。积极探索反行政垄断执法与公平竞争审查的协同机制,形成事先防范、事中事后监督的全方位规制政府限制竞争行为的竞争政策网络。认真落实“一改两为”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持续开展妨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专项排查整治,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发展壮大我市民营经济,促进民营经济提质扩量增效,真正将高质量民营经济打造成为宣城最鲜明的“标识”,让民营企业始终站在宣城最醒目的“C位”。加强对下级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督导、考核,切实推进地方工作的开展。

(四)以专业为导向,完善高效能的支撑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和工作交流机制,扎实推进审查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面向各类市场主体的有违公平竞争问题的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积极谋划开展好中国第二届公平竞争宣传周,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宣城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