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肉制品监管力度,切实规范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制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自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
一是突出工作部署,确保落地见效。聚焦肉制品制售生产经营者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全市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方案》,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突出整治重点,要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主体,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深入排查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二是突出靶向监管,展开全面排查。通过一封信、明白纸、提醒告诫书和行政约谈等多种形式,督促肉制品生产经营者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开展全面自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认真清查盘点有关票据、合格证明、库存原料及产品备查。采取进车间(经营场所、操作间)、翻冷库、盘库存、查台账、调记录、验证明等方式,认真细致排查各类风险点,发现合格证明不全、货证信息不对应等可疑肉制品一律立即封存,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并追踪来源、追查去向。紧盯高风险产品、高风险指标、高风险区域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提高监督检查的靶向性和精准性。
三是突出重点环节,打击违法行为。在生产环节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低价肉冒充高价肉或掺杂掺假行为,是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非法添加硼酸、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或药物等。在流通环节聚焦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景区周边、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重点检查销售者是否存在销售无标签标识等“三无”肉制品、以假充真等“山寨”肉制品和过期肉制品行为等。在餐饮环节聚焦集体用餐单位食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以及火锅店、烧烤店、卤菜店等经营主体,重点检查是否使用超保质期及腐败变质或感官异常肉及肉制品,是否非法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等。在网络经营环节主要督促指导电商平台、网络直播间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排查是否对平台内肉制品经营行为、经营者发布的肉制品标识信息建立检查监控制度等。
四是突出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共治。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深挖细查案件线索,严厉打击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公安部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同时加强联合执法、强化行刑衔接,形成“全民监督、部门联动、刑责追究”的立体打击态势,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有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普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常识,提高群众辨识和消费维权能力。
五是突出工作作风,确保工作落实。全面纠治监管责任不实不细、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监管执法“宽松虚软”等问题。及时组织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核查违法违规企业是否真整改,深层次问题是否真解决,防止问题反复出现、改后反弹。严格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齐配足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严格真实记录“三本账”。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将不涉及商业秘密的生产区域视频监控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