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安徽省宁国市西北外环二期涉宣宁黄燃气主管线改迁保护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6日—5月12日,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环评与排放管理科。
联系电话:0563-2719447(兼传真)
地 址:宣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窗口
项目名称:安徽省宁国市西北外环二期涉宣宁黄燃气主管线改迁保护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宁国港口镇、西津办事处
建设单位:安徽省皖能港华天然气有限公司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安徽长之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概况:
本次工程拟对安徽省天然气宣城—宁国支线项目中涉及S104的4处交叉并行燃气管线段进行改迁和保护。管道拟采用开挖+预埋套管敷设方式,迁改长度共计约3142米,迁改管径为DN600,设计压力6.3MPa。
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废水:管道敷设完成后需要采用自来水为介质进行试压,项目施工期间试压废水经分段沉淀后就近排入附近灌溉沟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回用于周边耕地及山林绿化,不外排。
废气: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住建部关于建筑工地的“六个百分百”,定时对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强化施工扬尘治理等措施。
噪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先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居民点附近施工需采取设置隔声屏障。
固废:对施工期固体废物应采取“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尽量回用”的原则,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土方全部回填和周边低洼地区进行平整,施工废料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回收利用的废物外售给专门的回收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剩余废料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施工期对部分现有管道进行开挖拆除,废旧管道分割拆除收集后外售。
生态恢复措施: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不得超过作业标准规定,对管线敷设施工宽度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分层开挖土壤,管道敷设后及时分层回填。对于耕作土壤,按照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减少因施工生土上翻。对管沟回填后多余的土严禁大量集中弃置,应均匀分散在管线中心两侧,并使管沟与周围自然地表形成平滑过渡,不得形成汇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环境风险:现有的安徽省天然气宣城—宁国支线项目在各阀室及宁国输气末站已设置压力测试仪器及泄漏报警装置,实时数据可通过在线传输至建设单位中控系统,若有燃气泄漏等情况发生,可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措施。项目应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加强日常演练。
有关部门意见:宁国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备案文件。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