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宣城市市场监管局现就农村地区常见假冒伪劣食品安全风险发布如下提示,请大家提高警惕,共同抵制违法“食品”!
“五个拒绝”防范重点食品及辨别要点
1.拒绝购买“三无”食品
风险
“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三无”食品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可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提醒
购买食品时,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查看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备案证)。警惕包装简陋、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或标签模糊的“三无产品”,确保食品来源正规。
2.拒绝购买“山寨”食品
风险
“山寨”食品是指假冒知名品牌,外观包装与正品相似,但质量低劣的食品。“山寨”食品不仅欺骗消费者,还可能因质量不过关而危害健康。
提醒
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包装上的商标、生产厂家等信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3.拒绝购买伪劣食品
风险
伪劣食品是指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的食品。伪劣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提醒
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和品牌,避免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食品。
4.拒绝购买过期食品
风险行为
过期食品是指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过期食品可能已经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提醒
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包装上的保质期,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
5.拒绝购买不合格肉制品
风险行为
不合格肉制品是指病死畜禽肉、来源不明肉、未经检验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猪肉可能存在疫病风险,食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提醒
购买生鲜肉,务必查看“两证两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合格印章),警惕颜色异常、气味刺鼻、异常低价的肉制品。
“三看一留”安全消费小贴士
1.看渠道,正规渠道首选:购买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集市、超市、便利店等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2.看包装,标签信息必查:认真核对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贮存条件、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签内容,不买无标签或信息模糊的产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商标信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
3.看色泽,外观气味把关:观察食品色泽、形态、质地感观性状有无异常,闻辨气味,杜绝购买变质、有异味或感官异常的食品。
4.留票据,购物凭证维权:购物时主动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发票、付款记录等凭证,以便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便于维权追溯。
当前,宣城市市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如若发现或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可通过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受理、依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