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动为切入点,高效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落地见效,通过宣传引导、畅通渠道、优化流程等举措,不断为企业“减负”,为办事“提速”,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共信用修复经营主体496户。
聚焦宣传引导,提升守法意识。通过宣传海报、电子屏幕、短信电话等各类媒体和方式,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及时公示年报,各业务条线主抓合规建设,从源头防范行政处罚及信用惩戒。对已经受到信用惩戒的当事人,分类建立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状态、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等失信经营主体台账,采取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提醒、指导当事人及时申请信用修复,有效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增信减负。
聚焦渠道畅通,精简修复材料。严格落实《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等规定,畅通线上或线下办事渠道,引导失信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线上办、“全域通办”,将信用修复申请材料精简至“修复申请、守信承诺”一张表,纠正违法行为相关材料由网格监管组协助,采取“线上指导”“入企帮扶”“特事快办”等措施,实现修复过程“零跑腿”“不见面”。
聚焦流程优化,压缩办结时限。制订信用修复工作指引,确定全县8个信用修复驿站专人专岗。对于经营异常名录及经营异常状态的修复,材料齐全、无需现场核查的修复申请,受理即办结。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信息以及需现场核查类的修复申请,将“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批决定”的步骤,调整为受理、核实“同步办”、系统操作“即时办”,进一步受理和审核时限压缩至一日内,推动信用修复驶入“快车道”。
聚焦联动协同,推动结果共享。保持与发改委的高效对接,对于市场监管部门做出的经营异常名录、行政处罚信息等的信用修复,按照“谁处罚、谁修复”的原则,主动梳理、提前告知、高效办理,修复结果经对接发改委后,同步在“信用安徽”网站修复。对通过“信用安徽”平台修复的结果,同步共享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修复数据共享、修复结果互认,切实解决“多头修复”问题,真正实现让数据信息“多跑路”,企业申请“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