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郎溪县市场监管局结合特种设备工作实际,聚焦监管风险点位,创新穿透式信用监管模式,以“四化提升”为抓手,为特种设备安全保驾护航。
安全教育常态化。该局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敲门行动”,采用现场教学、资料核查等方式,提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和信用意识。企业监管股联合特种设备监察股、政策法规股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宣传信用监管知识、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作业知识等,提升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训从业人员65 人次。
隐患排查专业化。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创新建立“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模式,依据企业特种设备种类数量、日常督查、行政处罚等数据,结合企业属性、年报公示、经营能力等信息,对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分析。通过引入常州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等第三方专家服务团队对企业开展专业化辅导,评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帮助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设备监管数字化。利用特种设备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措施,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严控风险,精准服务,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助力特种设备智慧监管。深度融合各方数据,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向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手段重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形态、改变工作状态,把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过程贯通起来,促进服务效能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全县特种设备总体安全水平再提高。
信用赋能精准化。对去年在特种设备领域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集中进行信用培训,采取线下讲解、线上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当场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并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此类企业的随机抽查力度,不断提高监管精准性和问题发现率。对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处罚,做到“守信无事不扰、失信处处受限”。
该局在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为的基础上,依托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模式,优先采用预警提示、行政指导、行政约谈、责令改正等柔性执法措施,既保持了监管“力度”,又体现了执法“温度”,尽可能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指导帮助经营主体自我规范、诚信经营,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确保辖区内特种设备持续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