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安徽省专利转化运用十佳典型案例发布,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基于VIM-ESR-VAR冶炼工艺的变形高温镍基合金关键技术产业化”案例入选。该案例模式是宣城市推进专利产业化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宣城市聚焦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发挥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作用,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平台,推进高校、科研机构高价值专利向企业转化,解决企业“现实之需”;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开展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企业“发展之远”。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在“镍基合金生产工艺研发”过程中遇到了高纯原材料如何制备、熔炼过程氧含量如何控制等技术难题,通过安徽工业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成功解决了成品洁净度问题,实现了成品氧含量大幅降低,企业和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基于VIM-ESR-VAR冶炼工艺的变形高温镍基合金关键技术研发,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关键技术研发,解决了高端轴承钢“卡脖子”问题,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局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01亿元,利税1.44亿元。
下一步,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将全力下好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先手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持续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行动,切实将更多的专利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变成企业发展的红利、产业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