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洪武曾服役于解放军空军某部,历任雷达操作手、班长,在部队期间练就了坚毅果敢、勇于担当的作风,曾荣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退役回乡后,鄢洪武始终铭记自己身为一名军人的“铁血”本色,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10年,鄢洪武被推选进入村委会班子,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主动担当作为,换个身姿再领使命,奔赴乡村振兴新征程,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奋斗故事。新法村曾先后获得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镇先进基层党组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单位等荣誉。个人曾获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全县第一期“百姓评百奖”等荣誉称号。
勇于担当,锻造“硬本领”
2021年11月,38岁的鄢洪武被选为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后,他以军魂、党性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深受群众拥戴的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
村民增收,产业支撑是关键。可是,做什么项目呢?经过考察,他发现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技术不难,新法村水资源丰富,适合养殖龙虾,另新法村没有任何污染,养出来的小龙虾品质有保障。经过深思熟虑,鄢洪武决定因地制宜发展小龙虾规模养殖。
然而在最开始时却并没有多少村民愿意尝试,面对村民的顾虑,他决定自己蹚路先行,带头承包了100亩滩涂地。经过10余年的苦心经营,龙虾基地初具规模,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养殖大户。
精准指导,构建“销售链”
新法村成片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作为村支书,鄢洪武深知,当干部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自己的龙虾基地初成规模后,他免费为周边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并提供虾苗,带领本村有条件的村民家家户户养起了小龙虾,形成稳健的产业支柱,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新法村村民韦长龙说:“刚开始的时候鄢书记动员我们养殖小龙虾,当时我们还是有些怀疑的,担心养殖小龙虾没有经验、市场前景不好,看见他自己干的挺好的,我们就有了信心,他还经常下来跟我们宣传小龙虾养殖的优势,全程给我们提供养殖小龙虾技术,帮我们解决养殖技术的难题,太感谢了。”
“现如今新法村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4000亩,而且龙虾品质好,客户都是上门来收购的,一点都不愁销路。”鄢洪武介绍道。
完善配套,走实“振兴路”
龙虾产业发展起来了,相应配套设置要完善。新法村毗邻南漪湖,周边水产资源丰富,每年捕捞季节,水产储存、外运都需要大量的冰块。以前都是从外地调运,成本高,不易储存,如果在本地建一家制冰企业既解决了自身需求,又能为村集体经济谋发展。看到商机,鄢洪武立即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到马鞍山、常州等地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利用扶贫资金在村里建一家服务龙虾产业的制冰厂。2021年,新法村共投入107.2万元,完成新法村特色种植养殖龙虾加工配套服务一期和二期项目建设,建成制冰厂和冷藏库。作为全县第一家服务龙虾加工产业的制冰企业,制冰厂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同时还解决了南漪湖周边近4000户养殖户的水产储存、外运及部分脱贫户务工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虾稻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龙虾等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放冰块保鲜,常年需求很大,以前是自己开车去外地购买,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就送货上门了,省时省力。”常年在新法村从事龙虾收购生意的村民李朝军赞不绝口。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制冰厂每天大概生产100多条冰块,为了方便客户都是送货上门,随着气温变化调整生产计划,2022年生产了2万多块冰。
注资137.4万余元入股“园区+”项目,投资88万元入股幸飞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天益农业科技集团产业带动项目,投资43.5万元建成了村里的黄金茶种植示范基地。鄢洪武同志带领班子成员通过持续推动产业振兴工作,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9万元。

“这是生养我的村子,带领大家增收致富,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不懈的追求。”鄢洪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甘于奉献、不计得失,这是部队留给这位“兵支书”的印记。他将带领村民们继续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奋斗,让新法村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